「在文字中证道中国银河证券。——唐泪」
偶然看到一张榜单。
有人以“一番”电影为引,统计了香港演员内地累积票房的前二十名,并顺势就形成了一个排行榜。
但笔者以为,既然谈的是商业票房,就该仅针对商业电影进行统计,并兼顾电影核心角色判定和平均票房数据。
所以,本榜单将从2000年后开始统计,并分票房总值和平均值双榜。
开场。
第一张榜单,核心角色历史总票房。
TOP10,李连杰。
功夫皇帝,中国大片时代的开创者。
但很显然,因伤病等因素,他错过了内地电影井喷的年代,在票房数据的陈列上,就几乎毫无优势,故只能屈居末位。
内地有票房数据的商业电影总计十二部,其中核心角色七部。
这些电影分别为《英雄》、《霍元甲》、《投名状》、《功夫之王》、《白蛇传说》、《龙门飞甲》和《封神传奇》。
总票房17.28亿,平均票房2.47亿/部。
TOP9,刘青云。
实力派男演员,可主可配。
他其实甚少担纲第一男主,但基本上都是主创层面的核心之一,且产量不俗,故能“力压”李连杰,排名第九。
内地有票房数据的商业电影总计二十二部,其中核心角色十八部。
这些电影包括《窃听风云》、《窃听风云2》、《夺命金》、《追凶》、《消失的子弹》、《逃出生天》、《扫毒》和《窃听风云3》,以及《暴疯语》、《消失的凶手》、《危城》、《惊天破》、《毒·诫》、《廉政风云》、《我的宠物是大象》、《神探大战》、《扫毒3:人在天涯》和《谈判专家》。
总票房29亿,平均票房1.61亿/部。
TOP8,张家辉。
长期都在影坛二、三线徘徊,直到《证人》爆发。
此后开始片约激增,也颇多担纲之作,但与刘青云一样,缺乏亮眼头部票房作品。
内地有票房数据的商业电影总计二十四部,其中核心角色十八部。
计有《证人》、《线人》、《财神客栈》和《大追捕》,也包括《激战》、《扫毒》、《魔警》、《临时同居》、《赤道》、《使徒行者》、《低压槽:欲望之城》和《廉政风云》,以及《使徒行者2:谍影行动》、《沉默的证人》、《催眠·裁决》、《爆裂点》、《怒潮》和《重生》。
总票房35.3亿,平均票房1.96亿/部。
TOP7中国银河证券,梁朝伟。
华语影坛顶级影帝。
新世纪后,开始在商业票房表现上走强,但巅峰短暂,从《无间道》至《赤壁(上)》和《赤壁(下)》的七年间,大概就是顶峰。
内地有票房数据的商业电影总计十二部,皆为核心角色。
分别是《无间道3》、《赤壁(上)》、《赤壁(下)》、《大魔术师》、《听风者》、《摆渡人》、《捉妖记2》、《欧洲攻略》、《无名》、《风再起时》、《金手指》和《猎狐·行动》。
总票房55.36亿,平均票房4.6亿/部。
TOP6,周润发。
香港之子。
昔年纵横香港影坛的“双周”其一,自1995年之后,淡出香港影坛,奔赴好莱坞,十年后回归华语影坛,物是人非。
他因产量日减故总票房不算很高,但步步不凡。
内地有票房数据的商业电影总计九部,其中八部为核心角色。
包括《满城尽带黄金甲》、《让子弹飞》、《大上海》、《澳门风云》、《西游记之大闹天宫》、《澳门风云2》、《澳门风云3》和《无双》。
总票房60.06亿,平均票房7.5亿/部。
TOP5,郭富城。
影坛戏路与深度双优之子,天选偶像。
作为继双周一成之后,第一个拿到香港票房年冠和打破香港华语片影史纪录的演员,他在商业票房上的崛起,应以《寒战》为始,其后步步走高。
产量不算多高,但精品化优势明显。
内地有票房纪录的商业电影总计十六部,皆为核心角色。
片目分别为《三岔口》、《风云Ⅱ》、《全城戒备》、《全球热恋》、《寒战》、《西游记之大闹天宫》、《道士下山》、《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》、《寒战2》、《破·局》、《西游记女儿国》、《无双》、《风再起时》、《断网》、《扫毒3:人在天涯》和《临时劫案》。
总票房64.97亿,平均票房4亿/部。
TOP4,甄子丹。
最后的动作巨星。
他自《叶问》正式崛起,经《十月围城》一役奠定根底,其后携武而影,堪称无往不利。
从《七剑》、龙虎门》、《导火线》和《叶问》,到《十月围城》、《锦衣卫》、《叶问2:宗师传奇》、《精武风云·陈真》、《武侠》、《西游记之大闹天宫》、《一个人的武林》和《卧虎藏龙:青冥宝剑》,再到《追龙》、《叶问4:完结篇》、《怒火·重案》和《误判》。
核心主演电影二十六部。
总票房77.23亿,平均票房2.97亿/部。
TOP3,成龙。
世界级巨星。
他的情况比较特殊,最早的内地票房可以追溯到1995年的《红番区》。
从《红番区》和《一个好人》,到《我是谁》、《尖峰时刻》和《玻璃樽》,再到《神话》、《功夫之王》、《大兵小将》、《功夫梦》、《十二生肖》、《天将雄师》、《绝地逃亡》、《铁道飞虎》、《功夫瑜伽》、《英伦对决》、《龙牌之谜》、《急先锋》、《龙马精神》和《传说》等。
历四十年,他总计上演核心主演商业电影三十四部。
总票房85.87亿,平均票房2.5亿。
TOP2,刘德华。
香港第一代“劳模”,产量高到离谱。
从《无间道》、《大只佬》和《无间道3》,到《天下无贼》 《十面埋伏》、《墨攻》和《投名状》,再到《风暴》、《天机·富春山居图》、《扫毒2天地对决》、《拆弹专家2》、《潜行》、《红毯先生》、《危机航线》、《焚城》和《猎金游戏》等。
这二十余年间,以核心主演而论,他可以列出三十二部商业电影。
总票房87.02亿,平均票房2.7亿/部。
TOP1,古天乐。
这位香港新一代“劳模”,新世纪之后的电影产量实在惊人。
从零零年代的喜剧片《河东狮吼》、《百年好合》和《失忆界女王》,到后来的犯罪片《窃听风云》、《枪王之王》和《扫毒》,再到近些年的《追虎擒龙》、《明日战记》、《扫毒3:人在天涯》、《暗杀风暴》、《九龙城寨之围城》、《恶行之外》和《私家侦探》。
跨二十余年,他总计拍了不下五十部商业电影,核心主演达四十八部。
总票房106.5亿,平均票房2.2亿。
第二张榜单,平均票房TOP榜。
有前一张榜单做基础,这个榜就无须大费周章,也就很容易排。
TOP1为7.5亿/部的周润发、TOP2为4.6亿/部的梁朝伟、TOP3为4亿/部的郭富城。
其后,TOP4为2.97亿/部的甄子丹、TOP5为2.7亿/部的刘德华、TOP6为2.5亿/部的成龙、TOP7为2.47亿/部的李连杰、TOP8为2.2亿/部的古天乐、TOP9为1.96亿/部的张家辉,最末一名是1.61亿/部的刘青云。
这或出乎很多人的意料。
商业票房向来炫目。
很多人追逐数量的绝对值,但在达到一定作品数量之后,演员商业电影的平均票房和上限高值,其实就具备相当的意义。
欢迎探讨。
东兴资本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