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配资
过去一周,上海南京路上的“路易号”引得路人纷纷驻足,社交媒体上更是热议不断。这座船形建筑体量惊人,船首与船身装饰着金属Monogram图案,甲板及形似经典硬箱的层叠式顶层结构颇具超现实主义风格。
近两个世纪前,上海正式开埠,而近170年前,路易威登诞生了第一支平顶皮衣箱,并伴随着航海旅行开拓出前所未有的品牌版图。如今,当两者再次相遇,“路易号”这艘传奇巨轮的泊驻便是再好不过的载体,它串联起港口文化与当代生活,邀请每一个人共赴这段浪漫的传奇之旅。
人们不禁发问,为何是一艘船?里面又装着什么?NOWNESS与此次“非凡之旅”(Visionary Journeys)展览布景设计师、OMA纽约办公室负责人重松象平(Shohei Shigematsu)一同登船,揭秘船内玄机。
船,不仅是航海时代的冒险工具,也是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,更见证了出行和生活方式的改变。早在公元6世纪隋唐时期,作为主要航运河道的吴淞江和华庭港、青龙港等贸易港口便已勾勒出上海最早的港口图景。
1843年正式开埠后,外国商贸纷纷涌入场景门户,开设行栈、设立码头、开办银行,上海从一个不起眼的海边县城开始朝着远东第一大都市前进。
“路易号”泊驻上海
彼时的欧洲,拿破仑三世在1852年登基,傲人的法国版图和蒸汽革命的轰隆声,使得乘坐火车、轮船旅行成为贵族的最佳爱好,由此催生出对订制行李箱和打包服务的需求。1854年,路易·威登革命性地打造出平顶皮衣箱,并在巴黎开设了第一家店铺,推出了自己同名的品牌。
170多年过去,以“传奇巨轮”重构航海基因的“路易号”泊驻上海,不仅串联起港口文化与当代生活,也呼应了上海这座城市 “海纳百川”的精神。它巧妙融合了路易威登店铺、Le Café Louis Vuitton餐厅以及“非凡之旅”(Visionary Journeys)品牌展览,以当代视角致敬旅行本源。
火配资
“路易号”船首与船身装饰着金属Monogram图案
“如今,坐飞机很快,反而是坐船旅行,让大家有了更多的时间和交集。”重松象平打趣地说道。作为展览设计师,他觉得船的意象着实浪漫,将历史与当下串联,别具匠心;他和团队也试图通过“非凡之旅”,为观众带来一场沉浸式的时空之旅。
显然,OMA试图让整个空间来讲述故事,更多的出于一种本能。所以,当人们推开门走进船的内部时,真的不需要按图索骥,便能直观地感受到主题。展览从位于塞纳河畔安尼叶荷的工坊开始,这里既是硬箱匠艺制作的摇篮,也是家族宅邸的根基。植物图案装饰的玻璃墙泛着柔光,历史图文档案带你缓缓躺过时光。
路易威登的旅程从塞纳河畔安尼叶荷的工坊开始
很快,观众便从历史的涟漪中瞬间坠入“箱筑奇景”(trunkscape)的超现实感官中——硬箱构建的拱门隧道与玻璃镜面构成了一个真实的万花筒,千变万幻。周围的LED屏幕播放着中国城市与自然景观,唤起了旅行的感觉,无需任何解释。
“硬箱是品牌的历史和灵魂所在,同时也需要一种创新呈现,于是我们把它变成了一个模块设计单元。”OMA在研究了大量的资料之后,巧妙地构建出多种空间装置,如拱券隧道、球形幕、立体展示墙、空间垂直雕塑等。
展览现场:“箱筑奇景” (Trunkscape) 展厅
“每个房间都有不同的大小、高度和流线设置,我们尝试带来不同的互动体验,它可以是投影的沉浸式,机械臂的未来风格,也可以是艺术工匠面对面的人际互动,不一而足。”在“溯源”板块,金属网格构建的灵感世界不仅展示了品牌历史,数百份古董硬箱的影像,还包括他们深受启发的事物,观众就像进入了其脑海,看到一个灵感丰富的云端世界。
在“旅行”区火配资,船形结构的天花板和空间造型凸显海洋主题,展示了路易威登为海上生活打造的行李箱;如立式衣橱般开合的一处旅行箱、折叠床箱、座舱旅行箱、Steamer手袋等等,可见其对航海风尚和旅途所需的敏锐洞察和回应。从蒸汽轮船到汽车、飞机,出行方式和行李箱旅的演变充满妙趣。
展览现场:“溯源” (Origins) 展厅
经过丰富的“藏书”和“香水”(当然,它们也是旅途绝佳伴侣)主题,观众来到“匠心工坊”,这里的折字形天花板还原了安尼叶荷的匠艺工坊,沐浴在充足光线下的工匠得以专注工作,一旁的机械手臂在不断测试各类型号的硬箱,一副实验室的精工和严谨。
如果说船是19世纪冒险旅程的象征,那么新时代的文化交流和生活碰撞又是什么样的呢?重松象平在“运动”和“时尚之境”主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。前者,动态的空间动线和红蓝配色,让人联想起田径赛场。在品牌初创时,威登家族便热衷于当地的击剑与划船,到历代继承人对汽车、航海领域,以及滑雪、网球、自行车等运动专用旅行箱的研发,品牌与运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沿着楼梯步入二层展厅的“时尚之境”,未来主义风格扑面而来。玻璃、亚克力构成一个晶莹剔透的世界,折射出时尚之光。
展览现场:“运动” (Sport) &“时尚之境”(The Fashion & Leathergoods)展厅
“自1990年代起,我就开始往来中国,看到日新月异的变化。参与并完成过不少项目,但因为功能属性,它们都不太对外开放,所以能够通过‘非凡之旅’邀请大众深度参与其中,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。”
采访的最后,重松象平由衷地说道。这一集合式理念再次印证了路易威登作为文化品牌的定位,将零售空间升级为文化体验和公共交流的平台,使建筑成为本土文化的深度联结,同时也是旅行者们的未来地标。
重松象平(Shohei Shigematsu),路易威登上海及曼谷“非凡之旅”展览布景设计师、OMA纽约办公室负责人
NOWNESS:OMA是如何与路易威登展开这一系列合作的?
重松象平:我们和Pietro Beccari先生(路易威登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)的头脑风暴是在两年前开始的。他非常专注,致力于制定一种新的全球策略,在被任命两天后,给我们打了电话,合作基本上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。一开始,没有确切的场地选址,我们致力于探索各种想法,比如“箱筑奇景”(Trunkscape)便是其中之一。然后这种集合展览、商店、咖啡和餐厅于一体的复合型商店的想法产生了,我们先在曼谷进行第一个实践,现在是上海。因为一直以来,我们都在不断测试和完善各种设计和想法,根据上海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调整。中国的施工和落地都令人印象深刻,不愧是中国速度。
展览现场:“香氛” (Perfume) & “藏书”(Books)展厅
NOWNESS:从曼谷的“LV The Place”到大阪世博会法国馆中的“箱筑奇景”,再到上海路易号的展陈设计,你如何平衡“延续”与“重构”之间的关系?
重松象平:路易威登“非凡之旅”是一项全球议程,注重历史、工艺,同时也注重创新和未来,所以它具有延续性和一致性;同时,我们也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引入本土化的设计和叙事,进行重构,所以两者之间的平衡就很重要。曼谷是第一个尝试,规模小一点,之后是纽约和大阪世博会,上海展览的主题空间,有7/10是全新内容,全球范围内首次展出,而对内容的遴选也迎合了航海主题、路易号的船型建筑等元素进行构建。
展览现场:“匠心工坊” (Workshop and Testing) 展厅
NOWNESS:如果用三个关键词来形容这次展览,你的答案会是什么?
重松象平:第一个是发现(discovery)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发现路易威登与中国或是上海的关系,发现这些主题空间各具特色,体验不同的互动。第二个是多样性(diversity)。对我而言,路易威登是一个历史悠久、多元融合的时装屋,无法从单一视角进行阐释。所以,我们从不同角度去解读它,并试图以一种典型的方式来呈现,就像一段历史,一个行李箱,以及人们耳熟能详的东西;但同时,在不同类型的展陈中去和观众交流、互动。第三个是精致(refinement),或许是有趣(fun),但路易威登始终是一个以精湛工艺为导向的品牌,我们不想消除这种严肃性,所以“精致”这个词可能更合适。展陈空间服务于展览对象,去讲故事,去真正突出伟大的产品。我们想要传达这一代人的认真努力,使这种品质得以延续。如果我能想到一个更好的词,我再告诉你。
东兴资本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